78歲的張先生,2年前第一次就診自述罹患糖尿病時體重達120公斤,每天要服用3顆藥,就診時體重94公斤,糖化血色素6.8,持續服藥並減重;去年中體重減輕,糖化血色素也下降,便減少藥物;今年初體重降至82公斤,糖化血色素降至6以下,可以停藥,目前只要遵從醫囑定期回診追蹤血糖及體重。醫師表示,糖友減重5至10%就有機會有助改善血糖,減少藥物使用甚至停藥。
替該患者診治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周明文表示,據102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,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,以BMI為計算標準,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。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及第二型,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是缺乏胰島素,大多是先天;第二型糖尿病則是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,使得血糖異常。
體重與血糖有關?周明文說明,第二型糖尿病患的血糖偏高是因為發生胰島素阻抗,使得胰島素效能降低,無法發揮作用,即使血中胰島素足夠或超過正常量,身體還是覺得胰島素濃度太低。胰島素阻抗的形成機轉不明,目前認為應與先保健食品代工天基因及後天肥胖的交互作用有關,因此適當減重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並協助控制血糖,減重5至10%就有機會能改善血糖,減少藥物使用甚至停藥。
保健食品只是營養補充劑,民眾不能把它當成保命符,捨棄均衡飲食,拚命吞食保健食品,事實上,保健食品與所有的藥物一樣,也有可能的副作用,國外已有諸多研究發現,攝取過量的保健食品,反而會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。以民眾常食用的維生素C為例,攝取過量,輕者會導致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,重者會誘發血尿、腎結石;攝取過量的維生素A則可能導致貧血、毛髮脫落、頭暈、嘔吐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脾腫大等代謝紊亂。
如何開始減重?周明文提到,最主要的方法是飲食控制,其次是規律運動。飲食須作每日總熱量管制並逐漸減少,每日攝取的總熱量應小於每日熱量的支出;避免甜食、含糖飲料、炸物以及酒類;減少食物的分量。
運動則建保健食品代工議每週至少進行五次,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以及每週兩次的重量訓練及核心運動。運動選擇宜循序漸進,以免運動傷害,倘有心肺或骨骼肌肉等疾病,則應與相關醫師討論之後再進行。
最後周明文提醒,隨著飲食、生活習慣的改變,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,年齡也逐年下降。一般人飯前血糖超過126mg/dl,同時糖化血紅素大於6.5%時便會診斷為糖尿病,當糖化血紅素>7%需服用藥物,治療目標是糖化血紅素維持6-7%。糖尿病患者應與醫師密切配合,控制血糖,不可自行停藥,以免導致血糖失控,引起併發症。但吃藥不一定是一輩子,經由適當的飲食及運動,減輕體重,在醫師的指導下,是有減藥或停藥的可能。